
BIM技術助力智慧建造發展——第六屆BIM技術國際交流會在上海召開
- 分類:新聞資訊
- 作者:
- 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19-09-27 17:20
- 訪問量:20
【概要描述】日前,由中國圖學學會主辦的第六屆BIM技術國際交流會——“智慧建造在地產、設計、施工領域應用與發展”在上海順利閉幕。
BIM技術助力智慧建造發展——第六屆BIM技術國際交流會在上海召開
【概要描述】日前,由中國圖學學會主辦的第六屆BIM技術國際交流會——“智慧建造在地產、設計、施工領域應用與發展”在上海順利閉幕。
- 分類:新聞資訊
- 作者:
- 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19-09-27 17:20
- 訪問量:20
日前,由中國圖學學會主辦的第六屆BIM技術國際交流會——“智慧建造在地產、設計、施工領域應用與發展”在上海順利閉幕。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勘察設計、生產、施工、運營、房地產開發、軟件廠商、BIM服務商等企業代表、高校師生近500人齊聚上海,圍繞智慧建造在地產、設計和施工領域以及政府監管中的相關技術、政策展開,共同探討交流BIM技術在相關行業的應用及前景,分析行業現狀、描繪未來藍圖。
隨著一系列BIM(建筑信息模型)政策的出臺,積極推進BIM技術在工程項目全生命期的應用已成為當前的發展趨勢。在國家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智慧建造、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等專題的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都設立了專門的BIM研究項目,甚至目前啟動的“十四五”項目規劃方案中也將BIM、大數據、人工智能(AI)、建筑機器人等技術研究列入項目研究內容。
當前,在我國現階段BIM推進應用過程中,在應用層面已開始從單體建筑到園區城區,到智慧城市,正實現從建筑設計、生產、施工到運維的全生命期的BIM應用貫通。在技術層面,BIM相關專業軟件的研發已具有一些成果。
在人才培養層面,據中國圖學學會副理事長韓寶玲介紹,學會近年來已培訓22萬BIM技能人才,舉辦了10年的BIM國際會議,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清勤指出,BIM與GIS、物聯網、AI等技術的結合,成為智慧城市的數據載體,也是貫穿設計、生產、施工直到運維的項目生命期的數據核心。要實現BIM數據的貫穿、信息的交換,就是要建立數據接口和BIM生態圈,實現跨界融合發展。上海建筑業協會榮譽會長黃健之對上海市大力推進BIM應用的政策進行了介紹。
加拿大IBI Group 全球技術總監Brent Mauti在《讓技術“真正”服務于我們——從自動化到數據處理》報告里,把建筑設計中的圖紙用BIM技術進行可視化、數字化,讓BIM技術改變傳統設計方法,讓數據得以充分利用,服務于設計師的再創造。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院長Daniel Castro、德國普瑞集團(中國區)總經理Armin Kompatscher對BIM模式下裝配式建筑預制件加工生產、施工中的技術問題進行交流,提出自動化預制件銷售的流程解析、施工流程的再造。
各位專家對BIM技術、人工智能(AI)、物聯網等技術的集成應用作了從設計、施工到設施管理及運維的研究報告,對實現數字孿生城市的推進。在政府監管中應用BIM技術,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娜大學教授Ziga Turk介紹了歐洲推進BIM應用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案。韓國慶熙大學教授Kim Inhan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對BIM與AI結合在韓國BIM合規性審查中的應用實踐進行了深入講解。香港理工大學教授李恒作了《人體工程技術在智慧建造過程中的研究與應用》報告,對機器人模擬施工現場工人作業操作的動作頻次進行研究,有效利用人工。臺灣朝陽大學教授余文德認為:BIM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將改變未來建設工程的施工工序、現在碳排放等面貌。
智慧建造引領行業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毛志兵在報告里提出,BIM、物聯網等技術在各類大型工程中得到落地應用,在政府層面也在推進把BIM技術融入項目監管,極大地推進了智慧建造的發展。對于推進智慧建造全面落地的措施建議,毛志兵表示,要以支撐新型建造方式為目標,加速推進;以零點領域為主導,打造優勢;以服務智慧城市建設為方向,拓寬領域;以強化合作交流為機制,促進共贏。
多位企業專家對BIM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享。BIM的推進要靠業主的推動,業主也關注著智慧建造。當前,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已經在交通全生命期應用BIM技術。
此外,許多國內外著名建筑行業企業、軟件開發商從不同角度紛紛介紹了BIM相關軟件產品的應用、智慧建造解決方案及案例,為實現BIM正向設計、生產與施工全過程BIM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在會議的圓桌論壇上,圍繞兩個熱點問題展開:1.如何在教學中設立BIM課程?2.人工智能(AI)在建筑行業的應用前景。專家們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斯洛文尼亞、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以及國內知名的BIM專家學者的24個報告及分享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對BIM技術與工程建設各專業領域的深度融合及其在各企業和項目中的落地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同時也為建造智慧中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版權所有 © 2019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貴陽 Copyrig 黔ICP備19009888號-1 貴公網安備 52010202002267號